廣告

日媒:《漫威爭鋒》沒人要玩坦補,全輸出角色的失衡現象

5 個月前發表

6642


日媒:《漫威爭鋒》沒人要玩坦補,全輸出角色的失衡現象


NetEase Games 於 12 月 6 日推出了《漫威爭鋒》(Marvel Rivals)。這是一款具備角色分工的團隊射擊遊戲。然而,有玩家反映幾乎沒人選補師或坦克,導致比賽常常變得不平衡。這種情況可能與遊戲中缺乏「角色類型佇列」(Role Queue)系統有關。


《漫威爭鋒》是與 MARVEL Games 合作開發的團隊對戰射擊遊戲,支持平台為 PC(Steam/Epic Games 商店)以及 PS5 和 Xbox Series X|S,採用免費遊玩模式。在遊戲中,漫威的超級英雄與反派角色作為可操控角色,展開 6 對 6 的戰鬥。


遊戲內有三大角色分工:


「先鋒」(Vanguard):高血量,類似坦克角色。

「決鬥者」(Duelist):高輸出,擔任主要傷害輸出。

「策略家」(Strategist):專注於支援與治療隊友,類似治療角色。


此外,特定角色組合(如火箭浣熊與格魯特、浩克與鋼鐵人)能觸發強大的聯動攻擊。



決鬥者角色偏多的原因


在玩家社群中,有許多關於策略家角色使用率過低的抱怨。策略家角色負責治療與支援隊伍,是穩定前線的重要角色。然而,許多玩家反映,自己經常是團隊中唯一使用策略家角色的人。此外,先鋒(坦克角色)的使用率也不高,導致團隊中輸出型角色(決鬥者)過多的情況頻繁發生。


目前遊戲中並未實裝角色類型佇列系統,因此即使在排名模式,也可能出現「幾乎全員都是決鬥者」的比賽。雖然這種設計增加了比賽的隨機性與策略靈活性,但也帶來了角色分工失衡的問題。


遊戲中共有 18 名決鬥者、8 名先鋒以及 7 名策略家。由於決鬥者包含鋼鐵人、蜘蛛人等人氣角色,其受歡迎程度明顯高於其他角色。


另外,相對於傷害角色,補師和坦克需要不斷考慮盟友的健康狀況和走位,可以說是需要更多配合的角色。此外,例如,如果你扮演補師的角色,你可能會面臨來自盟友的恢復請求的壓力,或者成為自衛手段有限的敵人傷害角色的目標。還有,坦克這個角色可以說是一個玩家技巧和判斷力極大影響隊伍勝負的角色。事實上,障礙看起來相對較高,這可能會導致策略家和先鋒難以使用的情況,即使在玩家數量不足的遊戲中也是如此。





《鬥陣特攻》也有類似的問題


補師和坦克承受的壓力往往被視為《鬥陣特攻》系列中的一個問題,該系列是類似類型的 FPS遊戲。目前在《漫威爭鋒》中出現的現像在大約八年前發布的《鬥陣特攻》中也出現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鬥陣特攻》引入了角色類型佇列,每個隊伍都有固定數量的坦克、傷害和支援玩家。但也存在冷門位置很難找到配對,無法開始比賽,導致等待時間較長的問題。



日媒:《漫威爭鋒》沒人要玩坦補,全輸出角色的失衡現象


這也是為什麼在後繼遊戲《鬥陣特攻2》中,隊伍數量從6v6減少到5v5,並且在角色類型佇列中,傷害和支援各固定為兩人,坦克固定為一人的原因之一。但也有聲音表示刺激性不如6v6,要求恢復成6v6。


《漫威爭鋒》在快速模式或排名模式下都沒有角色類型佇列系統。過去,遊戲的執行製作人 Danny Koo 曾闡述過開發方針,「我們不想在團隊中擁有固定數量的角色,因為我們想讓玩家表達他們的創造力。」所以角色類型佇列可能是故意不做的。


不過,正如前面提到的,至少在剛發布後撰寫本文時,存在出現「決鬥者過多」問題的情況。雖然有些人要求實施角色類型佇列作為對策,但也有一些意見認為沒有角色類型佇列可以實現更廣泛的策略和更平滑的匹配,這似乎引起了爭論。


日媒:《漫威爭鋒》沒人要玩坦補,全輸出角色的失衡現象


遊戲還具有詳細的玩家之間的溝通功能,例如請求團隊使用特定角色的機制。視情況溝通和合作,也會帶來勝利。由於剛剛上線,隨著未來的調整或玩家群體的成熟,「使用決鬥者的玩家過多」的情況有可能會得到緩解。




正常啦,大家都想用熱門角色打輸出,坦補就是屎缺。這點不管哪個遊戲、哪個類型的遊戲都一樣。







看完這篇,你覺得...

https://www.league-funny.com/gaming/article-352371

今日熱門推薦